在南三岛上的古建筑经过细致的翻修后重现当年的风采。
传统木雕,崇尚自然。几千年来,中国建筑一直以木构架建筑房舍宫府,形成了我国独特的木建筑工艺。传统木雕图案有着丰富的内涵,处处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底蕴。
近日,湛江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公示,南三古建筑木雕赫然在列,这离不开南三岛林进和家族十几年的杰出贡献。72岁的林进和老人说:“南三古建筑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之一,我从业几十年,直到现在还在认真研究,看能否古为今用,做出更多有特色、有韵味的作品。”
古建筑木雕除了精巧细致的木雕勾勒,还需要在整座建筑上进行宏观的设计。
湛江民间建筑木雕工艺源远流长。现存的一些古庙宇、祠堂、学宫及民居建筑,仍保留不少民间传统的木雕,尽管年代久远,但仍能看出其精湛工艺,足见底蕴深厚。尤其在清代前后,湛江的木刻艺术已有很高的造诣。也就是在那时,林进和的祖辈开始从事古建筑木工木雕;至改革开放带来建筑木雕新生,能工巧匠应运而生,林进和是涌现出来的杰出代表之一。
师傅在木料上铺垫一张草稿纸,用铅笔在纸上进行勾画。
“建筑中的木雕都仿佛有生命一样。”木雕就是精品,要完成一件造型复杂雕刻,要用上五十多种凿刀,精雕细琢。林进和的建筑木雕具有强烈的民族传统色彩,景物陪衬相宜,艺术风格独特。从构图画创意稿,到开料勾画放大到木材上;从粗凿、细凿、精凿,到修光打磨,着色上光,自始至终一丝不苟。对每一个雕塑人物的衣着特征、帽子代表、动作及手上的兵器都深入了解;对每一面清水石墙、每一个屋檐都融合着中国传统文化和建筑美学,有独特韵味的建筑设计。
在木雕师傅精雕细琢之前都需要木匠为木料进行开掘的工序。
如今,林进和手把手培养的儿子个个成了建筑能手,有设计师、土建师、木匠师、雕刻师,但他仍时刻想着如何传承发扬这门古老的手艺,让古建筑木雕真正地走进现代的市场。2015年,他的儿子们建立起70多人的创业团队,并面向全国开展业务。林进和说,时逢盛世,人们对传统建筑木雕工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,市场前景广阔,建筑木雕工艺老行当必定能传承发展,发扬光大。
一位老木匠正在对一大块木料进行粗略的打磨。
木雕师傅拿起气吹清理雕刻木料所产生的木屑。
雕刻完成的木雕建筑作品还需要打磨光亮后并上清漆以便保护。
网友评论
请登录后进行评论|
0条评论
请文明发言,还可以输入140字
您的评论已经发表成功,请等候审核
小提示: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,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